中文名 | 菲二啶酮 |
英文名 | phanquone |
别名 | 安痢平 安妥夫百舒 泛喹酮 菲二啶酮 4,7-菲咯啉-5,6-二酮 |
英文别名 | 4,7-phenanthroline-5,6-dione phanquinone phanquone 4,7-phenanthrolene-5,6-quinone enthohex entobex C-11925 Ciba 11925 |
CAS | 84-12-8 |
EINECS | 201-516-0 |
化学式 | C12H6N2O2 |
分子量 | 210.19 |
密度 | 1.2785 (rough estimate) |
熔点 | 295° (dec) |
沸点 | 349.71°C (rough estimate) |
折射率 | 1.6000 (estimate) |
酸度系数 | -0.30±0.20(Predicted) |
外观 | 颜色 Crystals from methanol |
物化性质 | 化学性质 橙红色结晶性粉末。熔点295℃。微溶于水,不溶于乙醇、氯仿。无臭,味微苦。 |
产品用途 | 用途 该品为抗阿米巴痢疾、菌痢药物。 |
上游原料 | 菲 氮杂 2-乙酰氨基苯甲醚 2,5-二氨基苯甲醚硫酸盐 硫酸 6-甲氧基-4,7-菲洛林 氢氧化钠 硝酸 |
用途
菲二啶酮药物主要用于抗阿米巴痢疾、菌痢药物,现有合成方法大多采用邻乙酰胺基苯甲醚经硝化、还原、水解生成2,5-二氨基苯甲醚硫酸盐,然后与甘油、浓硫酸在碘和碘化钾存在下加热反应,环合得到6-甲氧基-4,7-二氮杂菲,再进一步氧化制得成品。
生产方法
邻乙酰胺基苯甲醚经硝化、还原、水解生成2,5-二氨基苯甲醚硫酸盐,然后与甘油、浓硫酸在碘和碘化钾存在下加热反应,环合得到6-甲氧基-4,7-二氮杂菲,再进一步氧化制得成品。
微信搜索化工百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化工百科小程序,随时随地查信息!